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
中国农民丰收节 (以下简称“丰收节”) 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习近平总书记 连续4年 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丰收节 已经 成为新时代重农强农的生动象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鲜活体现。 为贯彻落实 中央一号 文件精神,以“庆丰收 迎 盛会 ”为主题办好今年丰收节,推动丰收节化风成俗, 营造城乡共庆丰收、共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良好氛围, 现 就 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充分认识办好 今年 丰收节的重大意义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 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 奠定了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的坚实基础 , 为举办丰收节擦亮了底色、增强了底气。 各地要 进一步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 办好 丰收节的特殊重要性,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秉承 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 的 宗旨 , 组织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 ,深化实化节庆内容,活化创新节庆形式,充分展现党在三农领域的辉煌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全力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 稳定供应 , 汇聚全党全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 精心 组织 安排特色节庆活动
(一) 坚持为农惠农办到农民心里 。 各地要广泛组织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民生活、走进群众心里的庆丰收活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支持四川省成都市承办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组织群众庆丰收联欢、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品牌推广以及惠农助农清单发布等活动。进一步做实节庆活动内容,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幸福生活、农村稳定安宁等方面,发布 一揽子 惠农 助农措施 政策,制定 一系列 节日服务措施,组织一批丰富多彩 的 文体活动。积极引导群团组织、市场主体等履行社会职责,发挥组织和行业优势,广泛开展各类关心关爱农民群众的活动,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二) 弘扬农耕文化展现乡村魅力。 始终坚持结合农耕文化、聚焦农时农事,推出 主题 特色 鲜明、乡土气息浓厚、 文化韵味浓郁的丰收节庆活动, 打造 极具 特色的乡村文化符号。 各地要积极参与“ 国宝与丰收 ”主题展览和农业非遗文化、传统民俗技艺展演等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筹办,鼓励发动青少年参与“我眼中的丰收”农耕主题绘画活动。积极 推动 展览馆、博物馆 、科技馆等 开展公益性丰收节庆展览、讲座或学术交流等活动 , 加强 党史农史 教育。 发挥 古镇、 古村落、古建筑、 民族村寨、 农业 文化遗产 等独特价值,用好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展 沉浸式节日活动体验 。 支持农民自发开展村歌 大会 、“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 体现 农耕农趣农味 的节日 活动 ,展现乡村味道、幸福生活。
(三)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农村消费。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为“组委会”) 将 继续组织丰收节 金秋消费季活动, 开展 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产销对接和促消费活动, 引导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发展节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各地要积极参与,创新节日活动形式和载体,开展现代农业展示、丰收美食品鉴、民俗文化表演、乡村旅游观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传递丰收节日喜悦。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结合丰收节庆、展览展示、营销促销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上行,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积极组织开展“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月活动,推动大中城市加强“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围绕扩生产、提品质、促消费、稳价格,开展“菜篮子”产品营销推广及农业品牌精品推广活动,推动城市与主产区对接合作,形成稳定的对接机制,提高城市自给水平。推动电商平台设立丰收频道、丰收专馆,给予流量支持或平台费用减免等政策,支持开展网上丰收节农产品促销活动。优先支持脱贫地区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和参与产销对接、品牌推广等各类 促消费 活动。
(四) 展示农民风采传递榜样力量 。 以激发农民群众创业创新热情为导向,宣传推出一批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更多农民走技能丰收、技能致富之路。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踊跃参与组委会指导开展的 “大国农匠” 全国 农民技能大赛 、乡村农民大厨推荐、 农民歌手展演 等活动,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农业生产技能比武、典型案例宣传等活动,在田间地头开展“粮王”“果王”“菜王”等趣味比赛,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用好村民广场、文体中心、农村集市以及各类媒体等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才艺展示活动,让乡土能工巧匠、文化能人等现场秀技,营造激情飞扬、活力迸发的节日氛围。
三、 切实强化 组织 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办好 丰收节 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各地要将其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培育打造一批接地气、有亮点的节日品牌活动。组委会 统筹谋划 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 ,做好对各地的指导和支持。地方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工作统筹协调,会同相关部门 结合实际,制定节日活动组织实施方案,广泛 动员各方力量,引导全社会共庆丰收、共享喜悦。
( 二 ) 做好 宣传引导。 组委会将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全面宣传展示庆丰收活动,各地要积极参与、加强配合,共同提升丰收节影响力。 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种载体 开展主题宣传 ,从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农民生产生活巨大变化、中华 优秀 农耕 文化 、当代农村新风民俗、新时代三农先进人物事迹等多视角切入,全方位讲好中国丰收故事,营造浓厚的 节日 氛围。
(三)积极跟踪调度。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强化动态调度,及时、准确掌握各地丰收节庆活动组织效果,深入剖析问题,创新工作方式,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完善庆丰收长效机制。请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 总结丰收节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 并 于 2022年 10 月 30 日前将本地丰收节活动总结(含文字、图片等) 以及 1 —— 2篇典型案例 报送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 四 ) 压实安全责任 。 深入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 做好 疫情防控和 丰收节筹办工作, 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认真做好风险评估,制定疫情防控详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做细做实各项防控措施,从严从紧做好防控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及其实施细则 、中央关于庆典活动有关要求和减轻基层负担有关精神, 力戒 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 ,严防搭车搞庆典,确保庆祝活动简洁 、务实 。 落实办节主体责任,坚持公益属性,依法依规组织开展节日活动,坚决禁止借节日之名行不相关之事,严守财经纪律,严防廉政风险和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