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815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强电动汽车专利申请和保护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 关于严格对国外企业电动汽车专利申请的审批
我局依法开展专利审批工作,对于涉及电动汽车的专利申请,将依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规定进行审查,促进该领域的创新。
二、 关于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我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致力于为各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牵头建设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挥专利信息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我局联合国资委和有关行业协会,建成公益性的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www.chinaip.com.cn)。平台涵盖汽车、钢铁等十大重点产业的专利信息,集多种检索与分析模式、机器翻译及批量下载等功能于一体。该平台自2010年开通以来平稳运行并持续更新。一些地方建设了汽车等产业专利信息库,如重庆建立摩托车汽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湖北建立襄阳?中国汽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
推动专利信息基础数据开放,为提升市场化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提供支持。我局于2014年制定发布《专利基础数据资源申请暂行办法》,建成开通专利数据服务试验系统,提供中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专利基础更新数据的下载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可以利用基础数据,开发高附加值的信息产品,向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服务,如绘制专利地图、开展专利预警等,支持电动汽车等产业发展。
开展电动汽车相关产业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我局自2011年起组织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试点工作,针对铝空气电池、固体钒动力电池等电动汽车相关产业开展了评议工作,帮助梳理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各类知识产权问题,防控知识产权风险。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局还启动了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该项目是知识产权服务公益项目,旨在引导产业利用专利信息,开发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2012—2014年,该项目选择了汽车碰撞安全、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电动汽车相关领域开展专利分析,并发布了产业专利分析报告。国内电动汽车企业可以借鉴、利用已有成果。
提升专利审查服务水平。我局出台《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管理办法》(局令第65号)。根据该办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专利申请属于优先审查的范围,产业内相关企业可运用该制度申请加快审查。
三、 关于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电动汽车企业专利申请和保护意识
我局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培训,提升企业专利申请和保护意识。2014年起,我局开展“知识产权走基层服务经济万里行"活动,活动中设有能力提升培训和现场公益咨询服务,充分整合业内专业资源,向各产业领域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和技能。此外,我局正在开展的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展专利分析方法的普及推广类培训,以助力产业(企业)提升专利检索、申请以及布局的意识和能力。
今后,我局将持续关注电动汽车产业领域在专利申请和保护方面的切实需求,加强专利信息基础资源的开放共享;针对电动汽车产业专利分析等方面的培训需求,与相关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共同举办相关培训。我局将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为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