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7945号建议的答复
温秀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医疗职业环境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 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委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围绕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完成了立柱架梁性任务。本届政府以来,着力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着力推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 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近年来,我委推动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各级医疗机构投入。2013-2020年,全国财政卫生健康累计支出110417亿元,年均增长11.1%,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2.8个百分点。一是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央财政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人才培养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支持基层提升服务能力和有效运行。二是加大对县市等公立医院投入力度。2010-202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460亿元支持县市公立医院持续深化改革,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损失。三是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原国家贫苦县的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每县补助400万元。同时对中西部省份县域内公立医院未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34个县,每县补助200万元,主要用于县级医院设备购置和专科建设。
(二)关于积极开展政策权威解读和引导。近年我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医改有关政策宣传解读。一是做好重大政策解读。结合深化医改相关政策文件,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编写辅导读本等形式,会同相关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起草背景、重点内容、主要考虑、目标任务等开展解读。二是推广典型经验成效。积极总结提炼各地典型经验,组织举办深化医改典型经验推广会,组织媒体记者深度调研报道各地医改典型经验做法,召开发布会,推广三明等地医改进展成效。三是组织正面宣传系列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采访、做客在线访谈。举办“医改我知道"线上有奖问答活动,扩大医改政策知晓度。四是提升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组织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策划在央视、健康中国APP等平台开展健康科普宣传,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个人健康责任
(三)关于进一步强化医疗纠纷的依法处置。近年我委持续深化平安医院建设工作。一是部门联动不断增强。依托全国平安医院建设工作小组,建立健全14部门联动的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推动完善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的法律、制度体系,持续推动落实。三是会同公安部挂牌督办多起重点案件,形成有力震慑。四是加强医院警务室建设,强化医疗机构及周边社会治安防控,完善安全防范机制。经过努力,在全国诊疗服务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涉医违法犯罪案件数量连续9年下降。
(四)关于增强政策可行性。近年我委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在政策出台前注重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例如,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报销等医改政策前,广泛调研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力争让制定的政策更接地气。在集采品种遴选阶段,注重征求临床和药学专家意见,充分考虑临床用药需求。此外,鼓励医疗机构采购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时,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区域联盟集中采购药品纳入重点监管范围,进一步加强集采中选药品质量监管。此外,为支持医学发展,对药品等超说明书范围使用也有一定的政策空间。《医师法》明确规定,医师在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基础上,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师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可以采用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品用法实施治疗。
三、 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深化医改力度,在政府投入、人事薪酬、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绩效考核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创新,更大程度释放医院发展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