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智库法规速递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第01900号(资源环境类第139号)提案答复的函

  工信提案〔2022〕22号
  
  刘均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现答复如下:
  
  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多、堆存量大,如不合理处置利用,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我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一、 已开展工作
  (一)强化法律法规约束。新修订的《固废法》明确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污染担责的原则,产废单位应强化对工业固废全过程管理,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处置利用危险废物。为进一步强化对固体废物全流程的管理,2018年出台《环境保护税法》,明令产废单位贮存或处置利用固废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21〕26号)、《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试行)》(HJ1200-202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2021年第82号)等文件,从严从紧加强对工业固废的管理,将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去向等载入排污许可证,指导和规范产废单位制定管理台账,如实记录固废流向信息,做到工业固废产生来源有登记、处置流向有记录。
  (二)加强规划政策引领。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技术、标准、基地、财税金融工具等措施,从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复杂难用固废综合利用、跨地区跨产业协同利用等方面大力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同时,强调建立上下一体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协同推进机制,并要求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2020年,我部制定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升级计划,实施44项区域产业协同示范工程项目,培育了河北鑫联环保等一批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跨地区协同发展和有序转移。鞍山市利用大连、鲅鱼圈等港口优势向东南沿海,乃至美国等地海运输出矿渣粉等工业固废产品。宁夏等地采取补贴等方式探索将工业固废通过铁路运输至东部地区,着力提升跨地区跨部门协同利用工业固废能力。
  (三)开展试点示范。“十二五"以来,我部探索基于区域特点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聚化规模化利用路径,建设了60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承德市以基地为平台,充分对接京津需求,加快产学研联合创新攻关,强化多元化高品质固废综合利用产品供给,形成规范化、多途径、高附加值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管理体系和发展格局。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我部等部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将加强工业固废利用处置作为重点任务,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包头市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固废多元化利用,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以及企业级研发中心,建设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31个,着力推动区域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
  (四)加大财税支持。财政部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004年以来,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不断完善,对节能环保产品实施优先采购、强制采购,研究制定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快递包装等绿色采购需求标准,2020年节能环保产品采购规模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比例达到85%以上。目前政府采购对水泥混凝土制品、建筑陶瓷制品等产品已明确提出固废综合利用率要求,对通过国家相关认证的产品,实施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2015年以来,我部会同财政部、原保监会支持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将工业固废制备高性能轻骨料成套设备等工业固废处置利用先进装备,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中央财政对装备制造企业投保给予一定保费补贴,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财政部通过“固废资源化专项"支持攻关大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
  近年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在技术装备、产品、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工业固废生产建材产品、充填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应用越来越多。二是产品日益丰富,以固废为原料生产的砖瓦、砌块、高强石膏粉等近两百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三是产业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涌现出贵州省“以渣定产"、宝武“固废不出厂"等一批典型发展模式,有效提高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 下一步工作考虑
  我部赞同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建议。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固废法》要求,综合施策,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固废法》落实。我部积极研究制定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督促指导,层层压实地方责任,推动《实施方案》落地实施,统筹调度实施进展,推动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持续跟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发展情况,适时更新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搭建装备供需对接平台,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创新发展能力。生态环境部将加快研究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跨省利用备案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加强工业固废环境管理。
  二是强化标杆引领。总结现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经验,凝练推广先进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聚焦典型工业固废和重点区域,再建设一批基地,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生态环境部将稳步推进“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指导相关城市和地区进一步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工业固废处置利用模式,带动提升全国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财政部将进一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相关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相关自主选题研究,推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攻关突破关键技术,解决“循环不经济"问题。我部将指导地方落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制度,为企业获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所得税、环境保护税优惠提供支撑。
  感谢您对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