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智库法规速递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492号(医疗卫生类426号)提案答复的函

  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完善农村地区眼健康管理体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眼健康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连续制定防盲治盲和眼健康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眼健康管理体系、技术指导体系和服务体系,在不同时期,以沙眼、白内障、儿童青少年近视等眼病防治为切入点,提升国民眼健康水平。2018年8月,我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在全国启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印发《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各地对照能力标准,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活动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我委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数次召开专题会议抓落实,建立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制度、掌握全国学生近视率、规范近视防控技术和诊断治疗、加大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做好近视早期预防。2021年,我委联合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以《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为依据,切实做好儿童健康管理。一是突出重点,在对儿童开展健康体检时做好眼部和视力检查工作,依托电子健康档案完善0~6岁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入学实时转移。二是加强分类管理,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儿童眼保健和视力保护健康教育,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为儿童开展眼保健和视力健康服务。三是加强上下协作,对发现的异常患儿,要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或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治疗,上级机构要及时把治疗信息反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便做好后续追踪随访。
  在白内障复明方面,自2003年国家连续实施各类防盲项目,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2017年原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光明扶贫工程"工作方案通知》,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众筹募集资金,组织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报销后自付费用进行救助。白内障手术在我国已成为眼科适宜技术并纳入医保报销,白内障复明已形成长效机制。
  二、 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研究制定《建立完善农村地区眼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方案与行动计划》,切实将眼健康管理资源向农村基层下沉,提升农村地区眼健康管理能力和农村人口眼健康水平的建议,我委已组织开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修订工作,将配备视力筛查工具、做好视力检查工作、对儿童开展健康体检时做好视力宣教检查转诊工作作为新增评价要点,指导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将于年内印发实施,供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照标准加强和规范能力建设。同时,为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推动眼科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我委已于今年年初制定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将根据患者就医需求和医疗资源布局等,将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四五"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等统筹建设,推动眼科相关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并下延。逐步建立完善国家-区域-省-市-县五级眼科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医院逐步提供眼科医疗服务。依托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引导眼病防治适宜技术向基层延伸,推动有效视力筛查、眼底筛查技术等在基层应用。完善双向转诊和上下联动机制,为眼病患者提供合理诊疗和上转服务。
  下一步,我委将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加强能力建设,做好眼健康相关工作。同时,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眼病防治工作模式,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系统推进重点任务与体系建设。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2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