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智库法规速递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654号(科学技术类139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为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 关于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专利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和能力建设,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积极推动《专利法》修改,重点就加强保护提出修改建议;修改并实施《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增加加强展会和电子商务领域专利行政执法等内容,缩短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办案期限;印发《关于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的决定》《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关于公开有关专利行政执法案件信息具体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有效规范执法办案,提高执法办案透明度。二是发挥专利行政执法优势,围绕快速、协同、精确的目标,建立纠纷快速调解、跨地区执法协作、侵权判定咨询等机制,构建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工作机制,推进建立网上纠纷办案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机制,有效提高执法效率。三是推进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和深度,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四是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和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闪电"专项行动,快速调处专利纠纷,大力打击专利假冒行为,切实维护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2014年,全系统办理各类专利案件24479件,同比增长50.9%。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配合相关立法部门加快推动《专利法》修改,持续创新执法维权工作方式与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推进专利行政执法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护航"专项行动和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闪电"专项行动,积极强化展会知识产权执法,探索开展进出口领域专利执法维权,持续加大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工作力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发挥更大作用。
  二、 关于专利数量布局,质量取胜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专利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注重专利质量提升工作,制定了“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工作方针,采取多种举措,引导提升专利申请质量,促进专利数量与质量平衡协调提升。一是印发《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管理办法》,对需要尽快结案的专利申请开辟优先审查通道,缩短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要申请的审查周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构建覆盖全流程的申请质量监控处理机制,开展提高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授权质量专项工作,发挥专利审查正向引导申请质量提升的作用,引导申请数量的理性增长。三是加强审查员培训,规范审查员独立上岗能力评估考核,建立业务指导体系,并组织业务指导专家,以业务指导和会审等方式,解决审查员在审查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审查水平,严格审查标准。四是对专利维持费用采用年度累进的方式,逐年增加专利维持成本,促进没有价值的专利尽早放弃。五是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加大对低质量专利申请的监控力度,引导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指导各地根据实际逐步将资助重点由一般资助转向专项资助,并突出专利奖励政策的质量导向,各省以发明专利或授权发明专利为资助导向,修订完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专利工作方针,引导各地方结合实际调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严把受理和审查质量关,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和授权质量,引导社会从关注专利数量向注重专利质量、注重专利效益转变。
  三、 关于提高知识产权执法的公平性和处罚力度
  (一)关于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成本,增加司法审判程序的透明度,统一执法标准
  人民法院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探索各领域加大保护力度的具体实现方式,有效解决制约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重点问题。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诉讼证据制度,合理划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加大损害赔偿力度,贯彻全面赔偿原则,保证权利人获得充分赔偿;加重假冒盗版、重复侵权、恶意侵权、以侵权为业的行为人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依法运用民事制裁手段惩处侵权行为人,有力遏制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依法采取诉前停止侵权措施,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另一方面,人民法院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中央要求,去年成立了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院保护知识产权桥头堡作用,积极总结经验,健全和落实符合知识产权审判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合知识产权审判管辖制度,合理规划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探索跨地区知识产权管辖制度。发挥集中审理的优势,总结经验,继续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合一"改革试点工作。
  (二)关于明确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分工,加强两者衔接,创新地方行政执法方式方法,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我局持续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关的衔接协调,不断完善与公安部、高法院等部门的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机制,比如,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与市高院建立了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武汉市知识产权局与市中院出台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司法救济与行政救济对接的暂行规定》。同时,发挥专利行政执法优势,建立专利侵权判定咨询、专利纠纷快速调解、跨地区和跨部门执法协作等机制,加强展会、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工作,开展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持续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力度;进一步发挥行政执法简便、快捷的优势,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努力提高行政执法办案效率;进一步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和深度,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办案水平,推进建成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的专利行政执法队伍。
  四、 关于构建知识产权的配套政策体系
  我局着力构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加速专利技术资本化、产业化,促进知识产权资产的流通和利用。一方面,开展企业专利运营试点工作,培育专业化专利运营机构,2014年会同财政部,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对部分试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引导试点企业提升国际化综合性运营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及特色试点平台建设工作,为技术成果提供转化应用的渠道和平台。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优化专利评价、资助和奖励政策的质量导向,建立完善动态跟踪监控反馈机制,定期监测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动态,开展专利申请质量能力提升工作,继续开展专利质量提升方面的课题研究等,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以涉及民生领域、重大项目、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大对电子商务和展会等重点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