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547号建议的答复
国知发协函字[2016]92号
关于提升双创能力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局职能,现答复如下:
我们完全认同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相关建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引领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广大权利人、创新创业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诉求更加强烈,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更加突出。为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局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制度,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一、 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更加重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局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强化行政执法,推进快速维权,依法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法治和市场环境。
一是稳步推进专利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重点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突出问题。在新一轮专利法修改中,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保护制度,提出要完善专利审查制度,提升专利质量;围绕加强专利保护、加大执法力度,着力解决专利权人普遍反映的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等问题。
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组织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闪电"专项行动,推进各地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展会专利执法维权力度持续加大。2015年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突破3万件,达到35844件,同比增长46.4%。其中,专利纠纷案件首次突破1万件,达到14607件,同比增长77.7%;假冒专利案件21237件,同比增长30.6%。
三是深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快速维权工作。2015年底,在全国已批复成立76家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中心,8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各中心积极配合开展专利快速审查和快速确权工作,并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
今年4月26日,我局发布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显示,2015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为68.72分,尽管总体上仍处于偏低水平,但4年来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执法工作满意度稳步持续提升。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日益加强,发明人、创造者也更加信任和依赖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其智力劳动成果。
二、 进一步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和激励创新创业热情
为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履行好联席会议办公室各项职责,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合力,为创新创业者营造良好的保护环境。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对侵权违法犯罪行为的威慑力。推动完善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以《专利法》为例,围绕加强专利保护完善相关证据规则,增设对故意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假冒专利的处罚力度,完善行政执法手段,就群体侵权、重复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以及制止网络侵权做出规定。
二是继续加大对专利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净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组织全系统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强化督导督查、绩效考核等机制,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执法维权机制,不断加大打击专利侵权行为的办案力度。修改完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及《专利行政执法操作指南(试行)》,进一步规范专利行政执法工作。
三是加强群防群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社会监督机制。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加大权利人、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等各界人士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社会监督力度。加快构建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全方位发挥和解、调解、仲裁等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的作用,及时有效化解纠纷。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系统社会信用体系,探索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四是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并持续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充分发挥“12330"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投诉公共服务热线电话、网络举报投诉平台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便利、及时、低成本的维权援助服务。引导推动全国大型专业市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提高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保护意识。
综上,我局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为创新创业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