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智库法规速递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2022修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适应新时期打击经济犯罪案件工作需要,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研究修订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对公安机关管辖的部分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进行修改完善,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级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此规定立案侦查,各级检察机关应当依照此规定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工作中,要依法惩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同时要认真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和公信力。
  通知印发后,相关司法解释对立案追诉标准作出进一步明确规定的,依照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执行。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分别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2022年4月6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一条 〔帮助恐怖活动案(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一第一款)〕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二条 〔走私假币案(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走私伪造的货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
  (二)总面额在一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一百张(枚)以上,二年内因走私假币受过行政处罚,又走私假币的;
  (三)其他走私假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第三条 〔虚报注册资本案(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在六百万元以下,虚报数额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
  (二)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超过六百万元,虚报数额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造成投资者或者其他债权人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二年内因虚报注册资本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虚报注册资本的;
  2.向公司登记主管人员行贿的;
  3.为进行违法活动而注册的。
  (五)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本条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
  第四条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在六百万元以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数额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
  (二)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超过六百万元,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数额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二年内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五)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本条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
  第五条 〔欺诈发行证券案(刑法第一百六十条)〕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募集资金金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
  (二)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虚增或者虚减营业收入达到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四)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利润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五)隐瞒或者编造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十二个月的累计数额达到最近一期披露的净资产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六)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七)为欺诈发行证券而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
  (八)为欺诈发行证券向负有金融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或者人员行贿的;
  (九)募集的资金全部或者主要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十)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六条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虚增或者虚减营业收入达到当期披露的营业收入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四)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五)未按照规定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十二个月的累计数额达到最近一期披露的净资产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六)致使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公司、企业骗取发行核准或者注册并且上市交易的;
  (七)致使公司、企业发行的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被终止上市交易的;
  (八)在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将亏损披露为盈利,或者将盈利披露为亏损的;
  (九)多次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多次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的;
  (十)其他严重损害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七条 〔妨害清算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