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智库法规速递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1364号(工交邮电类174号)提案答复的函

  工信提案〔2022〕111号
  
  陈海佳等9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证监会、知识产权局,现答复如下:


  一、 关于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持续性
  近年来,我部以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目标,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地方聚焦工作重点,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18年,我部启动首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截至2021年,已累计培育三批共计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全国范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企业11万多家。2021年1月,我部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财政奖补政策。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分三批支持18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11月,我部会同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12月,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在9项重点工程中明确了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与专业化水平提升工程,同时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量化工作目标。2022年6月,我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继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支持力度。一是完善培育体系,强化动态管理,把好优质企业的入口关。二是2022年拟新培育30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规模,同时全面启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三是把落实《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作为重点,更加注重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更加注重从产业链角度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 关于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地考核
  2019年起,我部委托第三方机构连续3年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工作。目前,已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纳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地方从重视企业规模转向重视创新,全国37个省份(含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门培育认定办法,34个省份安排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2021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编写前期,第三方评估机构累计对超过3.5万家企业开展网上问卷调查、检索40万条信息、赴20个城市实地调研、召开20场部门座谈会、与400多家企业进行“一对一"访谈交流,实地调研3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个政务服务中心,获取了大量客观详实数据。《评估报告》显示,各参评城市已基本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并印发培育或认定办法、建立企业动态库,资金奖补力度持续加大。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加强政策宣传,确保各项支持政策及时传达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逐项抓好已出台各项政策落实落细落地,密切跟踪中小企业运行态势,做好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工作。
  三、 关于加大金融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直接融资方面,我部推动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和新三板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咨询服务,助力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证监会着力完善“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融资制度,积极创新融资品种,引入长期资金,通过推出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可转债品种、推动地方出台相关贴息政策、引导和鼓励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市场等举措,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4月,北交所上市公司89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占比21%,公开发行合计融资53亿元。
  间接融资方面,我部引导18家战略合作金融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名单推送共享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相关服务。会同人民银行设立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工具,为全国性金融机构提供利率1.75%的优惠资金来源,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并通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科技企业。
  下一步,我部将联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出台加强产融对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专精特新保"“专精特新险"以及专精特新园区贷、集合债等金融产品;联合证监会研究支持区域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以公共服务带动市场服务,加强与新三板、沪深北交易所的对接联动。
  四、 关于增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部将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目标。截至目前,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设立国家级研发中心312家,院士工作站500余个,省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研究院近5000个,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5%;平均研发强度超过7%,平均拥有发明专利11项,分别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倍和3.4倍。近两年,有500余家企业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300余家获得国家级技术创新类项目,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申报的13个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科技部通过完善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制度、建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开展中央级科研单位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等多种举措,推动科研单位和高校院所科研仪器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共享服务。在科技部统一部署下,我部积极组织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向社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建有在线服务平台,开放50万元及以上的科研仪器170套;建有希测网平台,提供检测试验和仪器共享服务,2020年共出具报告70万份,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
  我部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中,均提出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我部联合知识产权局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推动建立以产业数据、专利数据为基础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依托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专利导航,形成有效专利布局。此外,我部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培育工作,累计遴选试点企业2800余家。开展“制造业知识产权大讲堂"活动,面向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内的创新主体开展主题培训,年度累计培训超过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