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智库法规速递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615号(医疗卫生类444号)提案答复的函

  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基层医疗机构的具体基本医防服务内容与标准建设,筑牢医防融合安全防护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近年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3.5万个乡镇卫生院、3.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9万个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达到443.2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年诊疗人次42.5亿人次,占全国诊疗人次的50.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和可及性进一步改善。
  二、 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质量控制及考核标准。2018年,我委在全国启动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印发《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版)》,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管理、综合管理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2020年我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卫办基层发〔2020〕9号),从服务提供、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方面提出了42项具体指标,指导各地以县区为单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绩效考核,取得良好效果。
  (二)关于基层医防融合与衔接。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和衔接,近年来,我委注重发挥基层医务人员作用,鼓励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融合公共卫生和医疗相关信息,指导各地规范电子健康档案,鼓励通过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APP,整合基本公共卫生、预约挂号、门诊和住院信息查询、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服务。同时,我委积极深化基层慢病管理医防融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依托家庭医生团队,组建医防管理基本服务单元。积极发挥上级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作用,建立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和会诊通道,加强基层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的培训和应用,不断提升基层慢病管理和服务能力。我委正在推动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学术团体筹建医防融合专业委员会,进一步促进医防融合工作在更大范围和领域取得成效。
  (三)关于基层公共卫生和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目前,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防治,国家公共卫生项目提供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等服务项目。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癌症早诊早治工作,2005年开始,中央财政通过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先后支持部分农村高发地区、淮河流域和城市地区探索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针对项目地区的癌症高危人群开展包括消化道癌症在内的高发癌症早期筛查。为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2019年开始,我委启动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试点工作,探索将癌症早诊早治与日常诊疗服务相结合,提高群众接受筛查的依从性,推动建立筛查与早诊早治长效工作机制。近年来,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试点范围逐年扩展,惠及人数不断增加。目前我委正在组织制订县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建设方案,将为进一步推广癌症早诊早治覆盖范围奠定基础。
  (四)关于做好绩效考核及激励机制。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2018年3月,我委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17号),明确落实“两个允许",综合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情况,统筹平衡与当地县区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的关系,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强调扩大内部分配自主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签约服务费作为家庭医生团队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组成部分,可用于人员薪酬分配。各地积极落实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政策,有效激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活力。
  三、 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举措,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相关标准和考核方案,推动医防融合、恶性肿瘤筛查、分级诊疗等工作,进一步丰富公共卫生服务内涵,构建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获得更多更好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