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075号建议的答复
工信建议〔2022〕237号
冯淑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支持钢渣综合利用的建议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现答复如下:
钢渣综合利用,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规划引导、技术创新、试点示范、标准引领等方面,我部及各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动钢渣综合利用。
一、 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规划引领。“十三五"以来,我部制定发布《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25号)、《“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21〕178号),积极引导钢铁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开展绿色化升级改造,从源头减少钢渣产生,推进钢渣等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印发《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原〔2022〕6号),明确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我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9号)、《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381号)等文件,鼓励钢渣分级分质利用,扩大钢渣在低碳水泥等绿色建材和路基材料中应用,不断拓宽钢渣综合利用途径和规模。交通运输部先后印发《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交政研发〔2017〕186号)、《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21〕107号)等文件,鼓励钢渣等工业固废在交通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财税部门修订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所得税优惠目录,对钢渣综合利用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二)加快技术创新推广。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科技部在《“十三五"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部署研发典型工业固废在线调质改性、组分深度提取、高性能建材制备、污染协同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大幅源头减排与跨产业循环利用工程应用示范。强化创新引领,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针对钢铁行业冶炼废渣综合利用,部署“钢铁化工多产业典型固废耦合利用生态链接技术"和“钢铁冶炼难处理渣尘泥协同处理利用与生态链接技术"等项目,突破钢渣与其他固废耦合制备高值环保凝胶材料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2017年以来,我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2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设备目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推动钢渣风淬雾化处理、钢渣辊压破碎-余热有压热焖资源化等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形成多元化钢渣处理技术体系,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河南济源、中国宝武、首钢等钢铁企业,有效推动企业在钢渣综合利用方面降本增效。
(三)做好试点示范。“十三五"期间,我部选择钢渣产生集中的鞍山、本溪、酒泉、曹妃甸等地区,建设了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联合攻关、重点项目建设、财税支持等方式,探索区域钢渣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模式。2021年,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建设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1〕1045号),发布4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60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名单,其中有多个基地和企业从事钢渣综合利用业务,积极探索钢渣资源跨区域、多产业、多品种协同利用的典型示范。交通运输部在一些地区和项目铺筑了钢渣沥青混凝土试验路段,主要用于公路匝道、桥面等特殊点位及公路大中修工程等,对钢渣混合料的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跟踪观测和评估,积累工程应用经验。
(四)推动标准制修订和产品推广。我部高度重视钢渣标准化工作,成立钢铁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组。“十三五"以来,安排了《钢渣分类》《耐磨混凝土用钢渣》等30余项行业标准计划,批准发布《钢渣热闷工艺用水技术规范》(YB/T4969–2021)、《风淬–热焖集成处理钢渣技术规范》(YB/T4796–2019)、《陶粒用钢渣粉》(YB/T4728–2018)等20余项行业标准,规定了钢渣应用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要求等,为推动钢渣综合利用提供标准支撑。交通运输部制定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等标准规范,明确在公路工程领域钢渣应用有关技术要求,有效推动工业废渣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综合利用。
二、 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部赞同您提出的关于鼓励支持钢渣综合利用的建议,总体来看,我国钢渣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综合利用量持续上升、利用途径不断拓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针对我国钢渣产生量大、存量多等问题,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力度,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研究制定《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大力推动包括钢渣在内的固废规模化利用。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快钢渣综合利用技术、产品、应用技术规程等标准制修订。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将钢渣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积极推动财税部门研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快行业技术装备革新。及时更新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加快钢渣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和推广。按照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总体部署,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进“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重点专项的组织实施,针对钢铁尘泥等冶金渣规模化增值利用技术创新进行部署,拟重点攻克钢铁尘泥碳氢深度还原、金属化球团与有机固废协同熔炼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大力推动钢渣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攻关。
(三)强化标杆引领。总结现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经验,凝练推广先进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我部将再建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培育钢渣综合利用龙头企业,通过先进技术应用、重点项目建设、跨区域协同推进等,积极探索区域钢渣规模化利用发展模式。发展改革委将指导推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加强典型经验模式宣传推广,着力提高钢渣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