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智库法规速递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249号(经济发展类313号)提案答复的函

  工信提案〔2022〕109号
  
  梁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缓解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人民银行、知识产权局,现答复如下:
  
  我部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作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 关于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
  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加强助企纾困。一是协调出台助企纾困政策并推动落实。报请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各地出台具有地方特色的细化政策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二是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持续优化登记注册等服务,如根据国务院关于减费降负的决策部署,自2019年7月1日起,对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更正登记的,免征不动产登记费,市场主体负担不断降低。三是推动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如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实施力度,加快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实施进度,提前退还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政策等。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8万亿元。
  二、 关于推进创新创业激发市场活力
  会同财政部、科技部、国资委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一是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加快构建涵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二是促进科研投入和科技成果与产业链供应链精准衔接。推动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生成和组织管理方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使重大研发任务更多由产业界出题。三是创新支持方式。推动相关项目管理部门采取“先实施、后拨款"的资助模式,由企业等创新主体先行投入,通过验收后再给予补助,引导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四是加强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支持。推出双创金融债、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创投企业债等专项债券工具,鼓励银行结合科技创新企业特征,探索开展投贷联动等创新服务。五是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大企业加强引领带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到2025年,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
  三、 关于健全投融资机制加大金融支持
  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和金融机构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改善。一是推动融资扶持政策精准有效落地。推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扩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采用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6个百分点。二是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发挥体系引领和逆周期调节作用,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至2023年,引导地方继续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担保费率。三是深化政银合作。加强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推动从总行层面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顶层设计。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专精特新"企业专属金融产品与服务。四是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强与沪深京三大交易所对接,组织各地筛选优质中小企业,开展上市辅导培训,促进投融资服务对接。此外,强化对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策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扩大中小企业股权投资,截至2021年底,子基金累计完成投资项目687个,投资的金额约245亿元,其中: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520个,占比76%,投资金额约168亿元。
  四、 关于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会同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全国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活动,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能;开展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等工作,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是组织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汇聚和带动各类优质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6月全国各类服务机构组织开展政策宣贯活动,服务中小企业2000多万家(次)。二是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共培育认定703家国家级、3800多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及392家国家级、2600多家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三是强化知识产权培育、运用和保护。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和示范创建工作,优化知识产权服务,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专利、商业密码保护等主题培训,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能力。四是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举办全国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论坛,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结果,引导各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继续委托第三方机构启动2022年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以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