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智库法规速递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2021年度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
  
  2021年,全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资料管理工作,持续丰富地质资料资源积累,不断拓展地质资料公开利用和共享服务,稳步加强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现将2021年度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情况通报如下:


  一、 地质资料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一)油气地质资料补交工作全面完成。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油气体制改革要求,部组织全国地质资料馆、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攻坚克难,制定技术要求,组建精干力量,安排专项经费,扎实推进油气地质资料补交工作。历时三年,全面完成8921个油气矿业权涉及的358.35万件油气地质资料补交工作,包括成果资料35.52万件和原始资料322.83万件,实物岩心116.09万米,为提升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服务利用水平,支撑油气体制机制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地质资料管理制度和机制不断创新。
  部省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积极践行“学党史、办实事”,强化地质资料汇交管理,部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1848号),减少纸质资料汇交份数,规范地质资料汇交要件,切实减轻汇交人负担。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地质资料管理向市县延伸,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管理,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一体化管理体系,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持续加强。
  部省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加强逾期矿业权地质资料汇交信息清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发放地质资料汇交凭证9587个,发放限期汇交地质资料通知书1370份,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率达到92.7%,比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其中,全国馆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27个省(区、市)汇交率超过90%(见附表1)。
  二、 地质资料资源积累持续丰富
  (一)成果地质资料接收情况。
  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收汇交成果地质资料4.12万档。其中,接收量超过300档的为全国馆和河北、内蒙古、上海、江苏、湖南、贵州、云南、新疆等省(区、市)。截至2021年底,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成果地质资料馆藏总量共69.48万档,较去年增长6.3%(见附表1、2)。
  (二)原始地质资料接收情况。
  全国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收原始地质资料0.61万档、48.31万件。截至2021年底,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原始地质资料馆藏总量共5.66万档、327.27万件(见附表3)。
  受托单位共接收原始地质资料223.80万档、735.53万件,累计保管原始地质资料达332.33万档、1012.54万件,较去年增长130.1%(见附表4)。
  (三)实物地质资料接收情况。
  全国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新增保管岩心43.84万米、岩屑2.63万袋、标本0.75万块、光薄片0.71万片、样品114.27万袋/瓶。截至2021年底,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保存岩心291.78万米、岩屑26.03万袋、标本10.86万块、光薄片25.68万片、样品741.14万袋/瓶(见附表3)。
  受托单位共接收实物地质资料岩心78.05万米、岩屑1692.90万袋,累计委托保管岩心161.67万米、岩屑3932.79万袋(见附表5)。
  三、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创新推进
  (一)地质资料基本服务提质增效。
  全国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待到馆用户1.77万人次;提供资料利用服务1322.05万件次,提供数据复制3.71万GB,在线提供地质资料目录1184.54万条。其中,全国馆接待到馆用户996人次,提供利用服务12.86万件次;实物中心接待到馆用户2336人次,提供岩心利用2.30万米。内蒙古、浙江、山东、河南、贵州、青海接待到馆用户1000人次以上;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全国馆提供利用服务10万件次以上(见附表2)。
  受托单位共接待到馆用户2.3万人次,提供原始地质资料利用服务18.44万件次,数据复制量41.25万GB;提供实物地质资料岩心13.67万米,岩屑19.59万袋(瓶)(见附表4、5)。
  (二)地质资料专题服务精准有效。
  2021年,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深入推进社会化服务,积极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保障资源安全、各类规划编制、生态修复、抗震救灾等提供专题服务。如全国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制作39个矿业权出让区块资料清单,为中尼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1.6万件次专题服务;实物中心开展重大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专题展览6次,累计受众1万余人,助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性采用“研学”基地、学校、“研学”公司三方合作模式举办中学生研学活动;各省级馆藏机构为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修复等提供专题服务,支撑服务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天津、河北、安徽、山东、四川、贵州、青海等省级馆藏机构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通过为借阅单位开辟绿色通道、向基层地勘单位捐赠地质资料、开展科普活动、推出主题展览等形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三)地质资料在线服务便捷高效。
  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创新服务形式,大力推进地质资料在线服务,网络服务已成为资料服务的主要方式和主要渠道,网络服务影响力持续提升,在线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地质资料网络服务达600.54万人次。各级馆藏机构积极推进资料服务“在线下单、网上申办”,真正做到让用户“少跑路或不跑路”。如全国馆研发网络订单系统,全年完成网络订单服务1022单,占同期订单总量的85%以上,满足了“后疫情时代”广大用户无接触获取地质资料的需求。吉林、湖南、陕西等省馆在疫情期间,通过邮箱、传真等方式接收网络订单,开展零接触资料服务,有效的减少借阅人员的出行,做到了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辽宁、湖南等省将地质资料服务纳入省政务服务事项,积极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取得了较好成效。
  四、 加快推进地质资料数字化转型
  (一)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运行良好。
  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委托保管单位利用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积极推进“互联网+地质资料”协同管理服务应用。一是升级完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增强系统“一网通办”功能,实现地质资料汇交信息采集、预约、受理、验收、发证、公示等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政务服务;二是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公开,汇聚发布31个省的地质资料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768万条,公示汇交凭证、资料催交、异常名录等各类汇交信息11.1万条。目前已有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14个省(区、市)基本完成地质资料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发布工作。三是推进地质资料汇交信息常态化共享,贯彻落实国务院部门共享责任清单要求,定期向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探矿权地质资料汇交凭证信息2355个,累计提供380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