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793号建议的答复
耿遵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通讯线缆设施治理的建议收悉。经商乡村振兴局,现答复如下:
我部赞同您提出的关于农村通讯线缆设施治理的建议。加强农村通信线缆维护梳理,推进农村通信线缆治理,将有效规范农村通信线缆敷设、及时消除线缆安全隐患,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一、 关于加强农村通信线缆统筹规划、督促监管
近年来,我部积极推进农村通信线缆设施治理,强化工作部署、完善标准规范,督促基础电信企业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减少重复建设。
一是强化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督促基础电信企业落实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农村通信线缆维护梳理,减少重复建设,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线路违规搭挂治理。
二是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出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通信传输线路共建共享技术规范》《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持续规范通信线缆设计、施工、验收等,明确基础电信企业在野外非城镇地段敷设线缆时宜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减少架空方式线缆敷设,保障线缆敷设质量安全。
三是减少重复建设。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积极探索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共建共享模式,通过同沟分缆分管、同杆路分缆、同缆分芯等方式实施共建,通过纤芯置换、租用纤芯等方式实施共享,合理减少农村通信线缆建设,尽量避免线路冗余。截至2021年12月底,基础电信企业的杆路共享率超过70%。
二、 关于推进农村通信线缆整治改造、加强管护
我部积极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通信线缆整治,督促基础电信企业加强农村通信线缆管理维护,及时修复故障、排除隐患。
一是推进专项整治。指导福建省、浙江省等地区开展农村通信线缆整治。福建省信息通信行业共投资约1.4亿元,对3200余个村庄开展通信基础设施专项整治,整治杆线超过8200余皮长公里,新建管网1200余公里。浙江省信息通信行业共投资7400万元,完成716个行政村通信线缆整治,共整治农村地区线缆干线4000公里、架空线路4000公里、入户线60万户。
二是加强管理维护。明确基础电信企业关于农村管道、线路及设施的管理和养护责任,并要求进一步完善故障发现、响应、处理等流程机制,通过技术监测、现场巡检主动发现故障;引导用户通过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运营商客服热线等多种方式申告故障。基础电信企业为农村维护基层单位配备合理人力、资金、物资,各企业均配有超过6万人的运维保障队伍,确保农村网络故障及时修复。
三、 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部署要求,继续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减少农村地区通信线缆重复建设,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国家标准,规范农村通信线缆敷设、加强维护梳理,指导有条件地区深化农村通信线缆专项整治,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