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智库法规速递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640号(科学技术类13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近年来,我国在鼓励发明创新和加强专利保护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是专利保护实际效果与创新主体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现实中仍存在专利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为落实中央精神,解决我国专利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局启动了专利法第四次全面修改。专利法修改草案围绕加大对侵犯专利案件的执行力度、提高侵犯专利权的违法成本提出了多项措施:建议增加有关确定赔偿数额的举证规则,规定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帐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侵权人无正当理由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侵权赔偿数额;建议增设针对故意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规模、损害后果等因素对故意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将赔偿数额提高到二至三倍;建议加大对假冒专利的处罚力度,完善行政执法手段,规定对于涉嫌群体侵权、重复侵权等扰乱市场秩序的故意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由专利行政部门进行查处,并可以采取没收、销毁侵权产品以及专用于制造侵权产品或者使用侵权方法的零部件、工具、模具、设备和罚款等执法手段。
  目前,我局已完成《专利法修改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以及对意见的整理汇总工作,并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相关条款,将加紧推进专利法修改进程。
  二、 加大专利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近年来,我局组织全系统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及民生、重大项目等领域的专利侵权假冒行为,快速调处专利纠纷,切实维护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在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印发《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指导浙江、北京、江苏等地方知识产权局分别与阿里巴巴(中国)、京东、当当、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组织执法人员进驻电商平台,现场处理侵权假冒投诉,大幅提升了办理电商案件的力度与效率,有效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展会专利保护方面,指导地方知识产权局和维权援助中心积极入驻展会,设立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工作站,受理和办理各类展会专利侵权与假冒专利案件,切实打击展会专利侵权假冒行为,有效维护展会交易秩序。2014年,知识产权系统共办理各类专利案件24479件,同比增长50.9%。其中专利纠纷办案量8220件,同比增长62.6%;假冒专利案件16259件,同比增长45.5%。
  下一步,我局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以涉及民生领域、重大项目、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大对电子商务和展会等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