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245号建议的答复
代表们您好: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的体系性培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现答复如下:
一、 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我委高度重视老年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人才的需求,加强老年医学专科人才培养,提升老年相关疾病诊治服务能力。贯彻落实8部门《关于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按照“稳妥、审慎、小范围"的原则,稳步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9年启动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遴选了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46个,累计招收培训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380余人。同时,进一步加强老年医学等相关人才继续医学教育。2021年,我委将老年医学人才培训纳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卫生健康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启动实施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培训3248名老年医学科和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2015年来,分别组织开展康复医学、全科医学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600、2200余项,累计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才166万人次。
二、 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注重老年医学体系性培养在学历教育中的全景式布局。一是在职业教育阶段,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指导职业院校增设“一老一小"等健康服务产业相关专业。中职设置有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护理等专业;高职专科设置有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技术等专业;本科职业教育设置有智慧健康养老管理、医养照护与管理、康复治疗等专业。二是在本科教育阶段,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需求,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养老服务相关的本科专业。2016年以来,又新增设养老服务管理、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等相关专业,加强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培养。根据医学人才培养规律和国际医学教育惯例,为夯实医学生临床医学基础,本科教育阶段主要设置临床医学专业,暂未设置老年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内容已包含老年医学相关知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亦可选择从事老年医学相关工作。三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积极支持老年医学相关学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在有关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老年医学"等养老服务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并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下设置全科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领域。
(二)关于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注重老年医学的专业性,推进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一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中,内科、康复医学专业将老年病房(老年医学科)列为可选轮转科室,全科、精神科、骨科、麻醉科等专业增加老年医学内容,提高对住院医师掌握老年相关疾病诊治能力的要求。二是遵循医学人才培养规律,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科目录中设置内科老年医学科,委托中国医师协会在行业内发布《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版)》,明确了培训总则包括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在内的10个试点专科细则,积极稳妥推进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
(三)关于拓宽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途径,完善人才激励政策。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在养老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中工作的医务人员,可参照执行基层医务人员相关激励政策。2022年,我委联合其他14部门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支持开办医学专业的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老年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在人才引进、科研经费、教学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关于提高老年医学医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素养。一是落实《“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要求,加强衰老机制的基础性研究,加强老年慢性病和共病诊疗技术、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功能维护技术等应用性研究,提升老年重大疾病防治水平。二是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版)》中,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目标明确提出,要充分了解本领域相关进展,具备一定的临床教学、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临床内科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的目标。
三、 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认真研究你们的意见建议,贯彻落实国办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不断加强老年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2年9月2日